月经周期通常为21~35天,平均28天。偶尔推迟3~7天属正常生理波动,尤其受情绪、压力、饮食或环境变化影响时。若推迟超过14天,建议尽早就医,排查内分泌疾病或器质性病变。月经不调(月经紊乱)指月经周期、经期、经量、经血颜色或伴随症状偏离正常范围,月经不调是身体发出的“预警信号”,可能涉及内分泌、生殖系统或全身健康问题。
一、月经周期怎么计算
1、标记起始日:以月经来潮的第1天为周期起点(见红即算,非结束日)。
2、记录连续周期:连续记录3-6个月的周期天数,计算平均值。示例:1月1日来潮,下次1月28日来潮 → 周期为27天;2月28日来潮,下次3月26日来潮 → 周期为26天;平均周期 = (27+26)/2 ≈ 26.5天。
3、正常波动范围:周期21~35天均属正常,相邻周期相差≤7天为规律
二、月经不调包括哪些方面
1、周期异常
周期不规律:频发月经:周期<21天(如月经过频);稀发月经:周期>35天(如2-3个月来一次);完全紊乱:周期长短不一,无固定规律。
闭经:原发性闭经:满16岁仍无月经初潮;继发性闭经:已有月经,但停经≥3个月。
2、经期异常
经期过长:出血持续时间>7天(如持续10天淋漓不尽);
经期过短:出血持续时间<2天(如仅1天即结束);
经间期出血:两次月经之间出现不规则出血。
3、经量异常
月经过多:单次经期总失血量>80mL(约湿透≥20片普通卫生巾);伴血块多、贫血症状(乏力、头晕)。
月经过少:单次经期总失血量<5mL(仅点滴出血);可能与子宫内膜损伤(如宫腔粘连)或卵巢功能衰退相关。
4、经血性质异常
颜色异常:经血鲜红伴大量血块(可能提示子宫肌瘤或凝血问题);经血暗黑、咖啡色(可能与宫寒、经血排出不畅有关)。
气味异常:腥臭味(警惕感染或坏死组织残留)。
5、伴随症状异常
痛经:原发性痛经:无器质病变,多因前列腺素分泌过多;继发性痛经:由子宫内膜异位症、子宫腺肌症等引发,疼痛逐渐加重。
全身症状:经前综合征(PMS):乳房胀痛、情绪波动、头痛;严重疲劳、发热(可能提示炎症或全身性疾病)。
三、何时需就医?
1、月经连续3个月不规律(周期波动>7天);
2、经量突然增多或减少,伴严重贫血(头晕、心悸);
3、闭经>3个月(排除怀孕);
4、经期剧烈腹痛、发热或异常出血。
月经不调是身体发出的“预警信号”,可能涉及内分泌、生殖系统或全身健康问题。偶尔一次波动(如推迟1周)无需过度焦虑,但长期或严重异常需及时排查病因,避免延误治疗!